▲別以為姿勢不良只是小事,長期下來不只腰痠背痛,更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。(圖/ingimage)
姿勢不良,小心坐骨神經痛!站立時不抬頭挺胸、坐下時翹二郎腿,這是許多人生活中常常有的壞習慣;但若長期有這些姿勢不良的習慣,小心不只會造成腰痠背痛,日積月累可能還會導致骨盆歪斜,甚至加速身體老化,讓坐骨神經痛提早發生!中醫師張賜興呼籲民眾,別以為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預防坐骨神經痛,姿勢、生活及飲食習慣不良,都有可能讓坐骨神經痛悄悄找上門。(NOW健康 林郁敏/新北報導 2020-12-02)
坐骨神經痛反覆發生 疼痛發生原因有這些
1名50歲出頭的男子,就是坐骨神經痛的苦主,他在3年前曾因坐骨神經痛接受手術治療,開刀後又經過1整年的修養,才回復到正常狀態,不過好景不常,該名男子近期再度受到坐骨神經痛的折磨,疼痛程度嚴重到令他無法獨自行走。醫治這名男子的張賜興指出,當時該名患者是坐在輪椅上,由家人陪同前來尋求中醫的治療,患者因椎間盤突出,壓迫到坐骨神經,引發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、痠麻,痛得無法上班,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。
究竟坐骨神經在哪裡?又為什麼會痛呢?張賜興說明,坐骨神經是從腰椎沿著臀部至大腿後側,往下延伸至小腿後外側和腳背及腳底,也是全身最長的神經,當脊椎的骨頭和骨頭之間的軟組織「椎間盤」突出,或是脊椎骨因為退化錯位造成骨刺突出,或者其他因素等等造成因而壓迫到神經根時,就會產生坐骨神經沿線的刺痛、痠麻或感覺活動異常的症狀,這就是所謂的坐骨神經痛。通常發生於單側,致病原因多數為老化、過度勞累、姿勢不良或者是外傷所引起的。
不過,張賜興也觀察到,因為現代人習慣久坐不動,且經常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,因此前來就診的坐骨神經痛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跡象。
中醫治療「通則不痛」 內外兼治降低復發率
碰到坐骨神經痛,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跑到大醫院尋求西醫治療。而西醫針對坐骨神經痛,通常會先使用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,或者局部注射類固醇,緩和發炎反應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也可以配合復健、牽引緩和疼痛感,也可以用手術及其它方式將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部位切除,雖然效果立即可見,但若患者的生活習慣沒有改善,復發的機率仍相當高。
至於中醫方面,治療上則遵循「通則不痛」的原理,先以內服中藥調理患者的體質,並輔以針灸促進氣血循環、加以推拿矯正腰椎錯位及歪斜的骨盆,嚴重的話用外貼藥膏療法來緩和疼痛、促進血液循環。例如上述該名男子在外貼療法治療約2到3天便開始好轉,較不疼痛,也可開始上班,治療1個月左右就可恢復正常生活。
張賜興提醒,療程後1個月仍須留意禁止激烈運動、節制性行為。而一般人如果要避免坐骨神經痛,飲食上,盡量避免攝取冰冷的食物,少吃醃漬品和發酵類食物如麵包、饅頭、蛋糕等,多吃黑色食物補腎氣,如黑木耳、堅果、黑豆、黑芝麻、葡萄等,多吃紅色食物來補血,如櫻桃、紅棗、番茄、紅蘿蔔等。在作息上,注意睡眠充足,盡量11點前入睡,否則晚睡不只傷肝、更傷腎。更應積極預防腸道老化和耗傷腎氣,維持正常作息和充足的運動,這都是預防坐骨神經痛的重要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