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項目

小腦萎縮症

治療項目

曾改編成電影的日文小說《一公升的眼淚》,內容講述1名15歲的國三少女,因罹患小腦萎縮症,使她的人生發生巨大變化,催淚的真實事件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,這也因此讓更多人知道了「小腦萎縮症」這個疾病。究竟小腦萎縮症是什麼?可能出現什麼症狀?如何進行小腦萎縮症自我檢測?中醫又可以透過何種方法治療小腦萎縮症?

小腦萎縮症是什麼?

現實生活中,其實有不少人深受小腦萎縮症的折磨,從事木工師傅的A先生經常出現頭暈、平衡感異常等小腦萎縮症症狀,一直無法治癒,懷疑自己是否因工作吸入過多強力膠或甲醛,才會導致不適症狀,但就醫後遲遲無法治癒。直到2018年3月至台北榮總檢查,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,由於西醫並無特效藥,同年6月轉而尋求中醫治療,經中醫治療不到3個月,不適症狀已出現大幅改善。

小腦萎縮症(Spinocerebellar Ataxia)又稱脊髓小腦萎縮症或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,好發年齡約在40歲以後,病因不明,大多數是自體顯性遺傳所致,遺傳機率高達50%,少數可能與病毒感染、免疫缺陷、生化酶缺乏、DNA修復異常有關;而中醫觀點則認為,小腦萎縮症與先天稟賦不足、氣血虧虛、肝腎陰虛風動有關。

小腦功能生活應用
運動、平衡跑步時能夠肢體協調、走路時能夠保持平衡
嫻熟熟能生巧、對數學計算能產生快速反應
阻滯效果打高爾夫球的時候能準確地打到球 投籃的時候能將球投進籃框
速度、知覺打網球時能判斷球的接近速度 走路能不碰壁
認知、思考 輔助大腦運動配合學習、有相輔相成的效果
資料來源:中華小腦縮症病友協會

大部分的小腦萎縮症病程進展的速度都相當緩滿,可能會發病20年,慢慢退化,但也有少數患者的病情會於1、2年內快速惡化。

小腦萎縮症初、中、晚期症狀

小腦萎縮症發病後,患者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神經學症狀,如走路不穩、易摔倒、動作遲緩、口齒不清、容易嗆到、吞嚥困難、寫字不順等;有些患者則可能會出現特殊的表現,因此在診斷上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。

一般而言,小腦萎縮症的症狀可以從初期、中期、晚期加以區分,初期時,患者可能會有走路不穩、動作反應不靈活、喪失動作流暢性的症狀,或者靜止站立時,軀幹容易失去平衡,身體會前後搖晃;到了中期,小腦萎縮症患者四肢的肌肉不協調感會加重,而且還會有說話發音含糊不清、無法控制音調等舌頭打結的症狀,此外,小腦萎縮症中期還可能會有眼球轉動速度會變慢、看到的影像容易產生重疊的症狀,有時還會感到吞嚥困難,且白天也較容易感到倦怠,到了晚上卻無法入睡。

一旦到了晚期,小腦萎縮症患者說話就會變得極為不清楚,甚至造成肢體疲乏,無法順利從椅子上坐起來,最嚴重則可能臥病在床,達到生活無法自理的程度。

中醫理論認為,小腦萎縮症患者多以偏向脾腎兩虛為主,容易出現眩暈、腸胃不適、容易脹氣或失眠,這幾個症狀往往是加重病情的因素,若同時存在會更加棘手,必須長期治療才可見效。

小腦萎縮症自我檢測

若曾出現上述小腦萎縮症的症狀,可以透過以下4步驟進行自我檢測,以確認是否有平衡上的問題:

1.身體自然站立、雙腳併攏、雙眼閉目,確認這樣是否會身體不穩。

2.找1條直線,腳跟挨腳尖向前行走,觀察動作是否平順。

3.單腳站立,然後閉目,看看身體是否能維持平穩。

4.找1位友人一起測試,伸出手與食指,先以右手食指摸自己的鼻子,再摸友人的食指,對方可隨意移動食指,或者加快速度,可透過此方式測試自己是否能準確地摸到。

若上述動作都完成,且無執行困難,那表示可能沒有小腦萎縮症的問題,但如果有超過3項以上執行困難,就有可能是運動不足或太少做這方面的訓練所致,建議可尋求醫師進行檢測,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期。

小腦萎縮症治療方式

在西醫治療上,目前仍無藥可醫,僅能採取神經促進劑、B12或阿斯匹靈等活化神經與血循藥物,進行保守治療,但仍無助於延緩小腦萎縮症的病程進展。而中醫則會採用外敷、內服的方式治療小腦萎縮症,並以補腎益腦、填精生髓、補益肝脾,兼以息風通絡,作為治療方向。以下分別介紹中醫外敷與內服的治療方法:

外敷

  • 敷貼特殊藥膏。 
  • 著重頭頸部高位,間接刺激腦脊髓液回流,達到活絡血液的目的。

內服

  • 以活血袪瘀、補腎填精為主。並搭配適度的針灸及推拿,內外兼治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
張賜興中醫師表示,不管是正在治療小腦萎縮症的患者,還是仍處於健康狀態的人,皆應從日常保養做起,3餐必須正常食用,少吃醃製類食物、糕點,冷飲也應盡量避免,並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,才能降低肝腎受損的風險。不僅如此,房事也須節制,以防引起腎虛,影響腦腎功能。

其他治療項目